随着美国“芯片禁令”的不断加码,全球开始进入到了“芯片荒”时期,缺芯成为当下最为流行的词语。特别是像我国这样一个芯片需求大国,更是如此。 在这种情景之下,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很多国家开始加紧对芯片领域的研发。 接下来这条消息,可能会再一次给我们国家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增添一份希望——就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清华大学正式对外官宣“集成电路学院正式成立”!该学院的成立不仅是为解决当前半导体领域遇到的“卡脖子”难题,更是促使我国在未来相关领域不再被“卡脖子”。 作为我们国家的一所最高学府,此举瞬间引起网络热议。网友们对此表示支持,纷纷表示期盼已久的“芯片学院”终于来了,“中国威武”!该学院的成立,必将作为我国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另一个重要基地。 所谓的集成电路,一直都被大家称为电子产品的“心脏”,它是所有信息技术产业的一个核心的存在。在近些年,我国在集成电路产业上持续保持高速的增长,在技术创新能力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相关的产业发展上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我们依旧面临很多问题,例如:整体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国际先进水平依旧较低、核心的产品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生产的相关产品整体依旧处于中低端行列等。 就在美国禁令实施之后,2021年的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将“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设为了一级学科,想以此从根本上解决在集成电路行业出现的“缺人才”的问题。 从我们国家建国初期,也就是1956年开始设立半导体专业以来,清华大学已经在集成电路领域累计为国家培养了本科生4000人以上,硕士生3000人以上,博士生更是达到了500人以上。单单从2016到2020年四年时间,清华大学就有超过七成的毕业生进入到了集成电路相关行业和科研一线工作。清华大学也是我们国家第一个,通过设立集成电路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的大学。 该学院将瞄准集成电路相关领域出现的“卡脖子”难题,努力地通过研究学习突破掌握该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为我们国家培养更多相关领域的人才。助力我们国家早日实现在集成电路学科的国际领先地位,也必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在集成电路相关领域的自主创新发展。 |
© 中盟 (www.unicnu.com) 2002-2030。